人去情未了 心在意难平
1998年3月2日,我们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去世。不曾想,1号站代理待遇 2001年6月,人民出版社下属刊物《人物》和作家出版社下属刊物《作家文摘》分别刊登的署名曹积三的一篇记实性纪念文章——讲述凌子风晚年再婚生活的《大帅凌子风》一文却引来轩然大波,致使凌子风后人一纸诉状,将作者连并两家出版社一并告到法庭,对之公堂,指出该文多处严重失实,侵害了凌子风及其发妻、他们母亲石连星的名誉权,要求“还历史以真实面貌”。
今年9月2日,此案在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。
原告凌丽、凌飞:文章伤害了我们的父母和我们
凌丽、凌飞系凌子风与发妻石联星之子。他们认为,一号站总代 《大帅凌子风》一文的多处失实与篡改,“丑化了凌子风的人格和尊严,使他的名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。同时也明显地侵害了他已经过世的发妻。”
凌丽、凌飞指出,文章“极为严重”的失实之处有五点:
1、《大帅凌子风》一文写道:“韩兰芳是凌子风66岁时相遇的红颜知己”。此处失实。
凌子风系1916年3月10日出生,66岁时正值1982年,而那一年,他们的母亲,凌子风的发妻石联星仍然在世。当时,凌子风一面忙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电影《骆驼祥子》的拍摄,一边陪伴照料正身患癌症的妻子,家人之间相互照应,整个家庭是亲切温馨的。当时他们的家人、亲属和所有摄制组的人员,包括周围的朋友们谁也没见过韩兰芳,也更不认识韩兰芳。
1982年,韩兰芳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?那一年,也正是韩兰芳前夫逝世的一年,按1985年韩兰芳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,“与凌子风婚前的几年,她经历着丧夫的悲痛,一人带着孩子很苦闷,遇到凌子风后,感觉很幸运……”这样的说法,怎么可能于1982年成为凌子风的“红颜知己”呢?
2、“大约就是在拍《边城》那一年,他们(指凌子风与韩兰芳)结为伉俪。”此处失实。
拍摄《边城》是在1984年,石联星仍然在世,经历了凌子风整个拍片过程,并分享了凌子风此片成功的喜悦。1984年8月1日,也就是在《边城》制作工作全部结束后的一个月,石联星病逝。因此,怎么可以说在拍摄《边城》时,凌韩就结为伉俪呢?事实是,在《边城》制作全部结束,石联星去世8个月后,即1985年4月,凌韩才结婚。
3、“凌子风所以晚年屡屡拍出佳片,除了遇到改革开放文艺新春的环境,便是由韩兰芳重新激活了他的创作生命”。
凌丽、凌飞认为,韩兰芳参与凌子风的电影制作是在1985年4月22日与凌子风结婚后开始的,而此前,凌子风已经硕果累累,并完成了他电影事业黄金时期的两部最重要作品:《骆驼祥子》和《边城》。而在与韩兰芳生活的近14年中,凌子风只拍摄了《春桃》和《狂》。实际上在凌子风的晚年没有任何电影作品问世。
此外,凌丽、凌飞还指出文章其他两处失实。一是“谷菲是韩兰芳与已故前夫所生的女儿,她来到凌子风膝下时,只有3岁……”。实际上,谷菲来到凌家已是十岁,如按3岁计算,也就是说1978年凌子风与韩兰芳结婚,而那时他们的母亲还健在!另一处是,“最难忘记凌子风的是与他共同生活了16个春秋的韩兰芳”。事实是,凌子风与韩兰芳只共同生活了14年。
在凌丽、凌飞看来,这些时间上的错误,是作者曹积三故意而为:将韩兰芳与凌子风共同生活的时间段拉长,使韩兰芳提前两年进入凌子风改革开放后电影创作的黄金期,而这正是电影《边城》拍摄的年份,并有意选用了两张《骆驼祥子》和《边城》的工作照来误导读者,使人以为韩兰芳已在这个时期,将凌子风黄金期的两部著名影片《骆驼祥子》和《边城》拉至韩兰芳时期,从而得出“凌子风所以晚年屡屡拍出佳片,除了遇到改革开放文艺新春的环境,便是由韩兰芳重新激活了他的创作生命”,造成韩兰芳无功受禄,抹杀了母亲石联星在凌子风生命和电影创作中的作用,无视石联星的存在和价值。同时在捏造凌子风和韩兰芳的人生经历时,也矮化了凌子风的形象,歪曲了凌子风的艺术人格。
凌子风作为我国著名电影导演,文化界对他的情况很是关注。这篇公开发表并广为传播的文章,由于时间上的错误,也引起了人们的各种猜测,导致凌子风在其发妻健在时就有外遇和重婚的怀疑出现,严重侵害了凌子风的人格与名誉。
被告媒体:我们感到有些冤
由于刊登了“不实”文章,人民出版社与作